热门资讯
"明朝皇族"后裔祭扫 揭西安"明十三陵"历史面纱
来源:肇庆都市网 | 2016/4/10 18:21:19    
  北京的明十三陵享誉中外,人尽皆知。可是你知道吗,在西安城南也有个“明十三陵”,其中也深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海内外明代氏后人中,享有重要地位。如今,其周边著名的三兆灯笼村、炮里塬花灯纸扎、天王村制香、引镇制蜡,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请看记者为您一一揭密。

  半个多月前,西安市雁翔路大府井村东北方向数百亩桃花盛开,从四面八方赶来赏花的游人如织。坐落在“花海”中央的明代藩王朱樉墓,成了人们登高南望秦岭、北望西安城区的制高点。

  4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该处,此前狭窄的神道变得宽敞,石兽、翁仲也从昔日的树林和草丛中“跑”了出来,墓前还摆放着花篮等祭祀物品。原来,今年清明节期间,大府井村和附近九井十八寨地区群众与百余位海内外朱姓“明朝皇族”后裔首次联合举行了一次“明十三陵”祭扫礼仪和户外民俗踏青活动,从而揭开了“明十三陵”及其周边村落历史的面纱。

  秦王墓前神兽翁仲“跑”出草丛树林

  4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大府井村东北方向的明代秦王朱樉(愍王)墓南侧的村边小路上看到,竖立着“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的周围被一条红颜色的彩条布围挡起来,此前犹如一条乡间小路的神道变成了一个东西宽约30米的广场,神道两边原本“藏”在草丛、田地、树林里的华表、神兽、翁仲等器物也露出了真容。整个神道显得宽敞、大气。

  走近墓冢,该处摆放着10多个花篮,个别花篮上还留有挽联以及敬挽者的名称,绝大多数名称都是周边大府井、二府井、简王井等各个村子的村名,其中一个花篮上悬挂的敬挽者名称为“朱氏宗亲”。正在神道西边一块田地里挖野菜的村名赵师傅说,今年是大府井村和附近九井十八寨地区村名联合100多位海内外“明皇族”后裔第一次联合祭扫“明十三陵”,这些花篮都是今年清明节当天祭扫明秦王墓时摆放的。

  老赵告诉记者,秦愍王朱樉在太祖朱元璋的24个亲王中居长,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任宗人府宗人令。两年后,因建造王宫太过奢华和其他过失,被召还京师受责,两年后才回到西安藩府。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因率兵镇压兆州(今甘肃临潭)少数民族叛乱有功,受到朱元璋赏赐。同年因病去世,谥为愍,故史称秦愍王。朱元璋为秦愍王朱樉后裔还制定了20个派字说,“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惇。”从小时候记事起,他们就经常在这里玩耍,加上老人们经常讲解,把和陵墓有关的东西都记下了。

  赵师傅说,据老一辈人传说,神道上的石虎是可以震慑古人想象中的食人尸脑的怪兽,他们小时候就常在这些石像跟前玩耍,体弱多病的孩子还常常被大人们抱到石兽和翁仲前认“干爸”,视如“神明”,就像陕北的“栓娃石”和关中地区“拴娃磨盘”一样,期待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一直要长到12岁还要谢“神”。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些村民抱着小孩子坐在石人、石马上祈福,但大家都不是非常懂得这些石像的意义。他们作为“明十三陵”守陵人的后代,也不是很明白神道前石像的作用。

  万人首次祭扫“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守陵人的后代呢?面对记者的质疑,赵师傅说,以前听老人们这样说过,但没有人专门去考察和整理,在今年清明祭扫“明十三陵”时,省民委副主席王智和省社科院赵宇共教授等专家以及存有“明皇族”家谱以及其他史料的海内外朱氏后人才说出了“明十三陵”以及杜陵塬上九井十八寨的来历。

  记者随后联系到王智,他告诉记者,他长期从事西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期间会同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省社科院赵宇共教授,专门对“明十三陵”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进行了考察、研究。

  王智说,今年清明,朱樉墓前出现的场景或许是1644年明朝亡后最大的一次民间自发祭祖活动。朱氏后裔聚集的21个村落选派了代表,这些村庄有范北村、吴高墙村、土门村、泘沱村、马旗寨村、西辛庄村、杜永村、围七寸、光明村、枣园村等等。而大府井村、简王井村、南伍村等九井十八寨群众也敲锣打鼓,用地道的麻食招待朱氏后裔,神道两旁聚集了上万名群众。

  “17代、18代、19代、20代,我是时字辈的,你是信字辈的,他是永字辈的,在今年的清明节祭祀‘明十三陵’现场,来自西安各地、各乡村以及来自海内外的朱姓群众一对家族字谱才知道自己的辈分。明朝24个藩王后裔各自有自己的家谱字序,20代一轮回。”王智告诉记者,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有这么多明朝秦王朱樉皇族的后裔。

  著名的三兆灯笼村深受其影响

  王智说,明朝初建时,朱元璋为了巩固朱氏政权,将除去太子之外的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分封在各地为王。其中二儿子朱樉被封到西安镇守陕西,号为秦王。由于此时的大明王朝还面临着北方残余蒙元势力的威胁,所以,驻守北方的诸王便担负起了保卫边疆的重任。

  秦王朱樉(愍王)死后的200多年间,共有13位明藩王去逝,他们死后下葬的13座陵墓和50余座陪葬墓冢散落在东起鸣犊西至三爻一带的少陵、凤栖塬上,伴随明朝始终,并有14座明秦藩王陵存世。当年各陵墓建筑宏伟,陵前殿堂楼阁竞相错落,各自形成完整的皇家陵园,这在有明一代和中国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分布于长安少陵塬上的明代十三代秦藩王家族墓地,曾有藩王墓13座,世子墓1座、王妃墓16座及郡王墓38座,共68座。其中,秦愍王朱樉墓葬地在大府井村东北、隐王朱尚炳墓葬地在东伍村、康王朱志邅墓葬地在大府井村东北、惠王朱公锡墓葬地在庞留村、简王朱诚泳墓葬地在简王井村、宣王朱怀埢墓葬地在三府井村。整个墓群分布面积较大,排列有序,以第一代秦藩王朱樉墓为中心,墓与墓之间相距不到3公里。

  每代藩王都是在生前修好墓留出将来下葬的天井,然后像南京的孝陵卫一样派驻两营官兵驻扎两侧进行护卫和守陵,春秋祭祀。陵墓区都有规模宏大的享殿、寝殿、配殿等。200多年来,共有九座带天井的大墓两边分别驻扎了18寨官兵,世世代代守陵,并携带家眷和与当地百姓通婚,免除王粮国税。守陵人必须具备一定资格,都是与皇家皇族有极深的渊源关系才可以,也有朱家本家犯罪被贬守陵的,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村落叫九井十八寨。

  明朝灭亡后,明皇族为避祸,百姓如鸟兽散落到海内外各地,而许多世袭守陵人再无法离开这片土地。600多年来,守陵人的后代已经发展为46个村落,从西安城南30多公里沿线的广阔区域,分布有大府井村、二府井村、三府井村、四府井村、五府井村、简王村、康王井村、十子井村、庞留村、胡留村等等村落。这些原本不纳皇粮国税的人没有了原来的特权,除了以种地小商小贩为生,许多人依然从事与守陵和祭祀相关的古老行业,如纸扎、棺木、制香、制蜡、制作花馍等。如今三兆村花灯、炮里塬花灯纸扎、天王村制香、引镇制蜡都可以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广大群众参与

  这些守陵村落中还遗存着丰富的守陵文化和民俗礼仪、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朱氏家族也保留着与普通百姓不同的家谱家训家规等仪礼以及太祖洪拳等。朱氏宗亲会会长朱永金说,至今家训中还有普通百姓家没有的“胸怀社稷、文武兼备”等字样。

  王智告诉记者,他与前来祭扫“明十三陵”的朱氏家族后人交谈过程中以及相关史料记载得知,过去明皇族祭祖要从秦王府出发,沿途出城到祭台村歇脚做准备前往陵区,沿途还要经过三兆村、北池头村等村,祭台村也因此得名。大府井村刘姓较多,其先祖刘将军就是朱氏家族从老家凤阳带来的心腹爱将,还有许多石、张、瓮等姓氏士兵,姓氏很杂,过去村里有关帝庙,是修墓时候的指挥部。

  今天的殡葬公墓分布在东南郊地区也与当初皇族墓地位于西安城东南有关,古人认为东南是八卦中巽位,适合营建祖墓和香火。有人开玩笑说,“西安现在殡仪馆选址,在600年前就由朱樉选好了。”

  自朱樉“就藩”开始,对西安营建基本上奠定了600年来西安历史地理格局,一直影响到今天,比如修西安城墙、城门、城四关、护城河、都城隍庙、钟鼓楼、文庙、莲花池公园、人工河、贡院、南郊藩王十三陵,还有许多历史地理的名字、二府庄、四府庄、祭台村等都与此有关。

  王智说,西安城的历史地理格局至今仍然受朱樉重建西安城的影响,这些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持续关注。当初驻守此地九井十八寨的守陵人后裔如果从第一代藩王算起,已经整整守护了621年。只有广大群众的参与,文化遗产才会得到真正的保护。
责任编辑:城市网
咨询热线:400-664-0095 合作QQ:80044735
Copyright© 2017 肇庆都市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47004号